要让泥土香长留
—— 访安仁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功明
“坛坛罐罐传承人,宜阳有个李功明”。在安仁县,很多人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土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功明的故事。
初夏时节,我们慕名来到该县洋际乡宜阳村宜阳陶瓷厂,老远看见一个身材高瘦、两鬓斑白的男子,卷着裤脚,正捏着一团团泥巴。他,就是今年55岁的李功明。
据传,安仁土陶始于炎帝时期,发展于明朝时期。其形制古朴,广泛用于生产生活,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实用性。主要品种有焦钵、水缸、酒(米、菜)坛子、砂罐、砂锅、花盆、粮坛、夜壶等等。土陶器深受当地百姓喜爱,无论城乡,家家户户都有。
土陶制作方法非常传统。选用无杂质且有一定粘性的黑泥巴和红泥巴混合作原料,加水反复搅拌,熟透后即可。工匠师傅捏一团适量的泥巴放在自制的木制轴盘下,脚在下方的踩板上不停地踩,双手和着转动的陶泥做出不同造型、品种的坯子。坯子成型后晾干、上釉,最后放入窑内点火烧制。制作土陶,没有图纸,也没有模板,完全靠手感和经验捏制。
李功明从小聪明,学啥精啥,琴棋书画、吹拉弹唱样样能,木工雕刻手艺也不错,但他偏偏痴迷土陶。1979年,组织上多次找他谈话,要录用他为县文化馆辅导员,被他谢绝了。亲戚朋友劝他丢掉泥巴捧“金饭碗”,他也回绝了。他就是这样的脾气,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。他说:“我自己的路我自己走。”
李功明甘守清贫,只为传承,在村民眼里是个“大傻冒”。
安仁土陶制作,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为兴盛,当时全县有大大小小厂窑五六十家,洋际乡就有三四十家,故洋际乡有“陶艺之乡”之称。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各种塑料、铝制品的出现,人们对土陶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少,土陶厂的生存日渐艰难,许多厂窑不得不关窑改行。
十一二岁就从师学徒的李功明,与泥巴打了半辈子交道,怎能说放下就放下?在别人纷纷改行时,他彷徨再三,最终还是选择与泥为伴。目前,安仁上规模的专门制作土陶的厂子,就剩李功明一家了。改行的早就致富了,而李功明仍然守着清贫。村民叫他“大傻冒”,他听了心里有点酸溜溜的,但真要丢掉老祖宗创造发明的东西,他就感到自己是在犯罪。他暗下决心,再苦、再累、再贫穷也要坚守下去。
风雨过后见彩虹。经过多年坚守与耕耘,李功明制作的坛坛罐罐又开始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畅销周边地区,有的还走出了国门,年销售收入可达10多万元。
近年来,土陶制作技艺也得到安仁县委、县政府的重视。2006年,李功明的宜阳陶瓷厂挂牌为洋际乡镇企业;2008年,李功明成为安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;去年,土陶制作技艺被县政府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同时确定李功明为首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。
说起土陶的未来,李功明忧心忡忡,传承人青黄不接,真希望有更多年青人学习、掌握这一传统技艺。但对自己厂子的发展,他又踌躇满志,哪怕尝尽艰辛,也要让泥土之香长留。他说:“干这一行,一年到头与泥巴打交道,虽然苦点,赚不了钱,但值得。让祖宗留下的技艺传承下去,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”